“教育现代化评价体系及推进路径研究”结题
新闻 - 研究


  日前,华东师范大学杨小微主持完成了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“教育现代化评价体系及推进路径研究”课题。研究认为,第一,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、系统性和长期性社会发展大业,需要从国家层面提出一个总体思路。即以人的现代化为重心,推进更加公平、更高质量、更有效能、更具活力的中国教育现代化。人的现代化,比制度现代化和器物现代化要困难得多,不是仅靠增加经费投入就能实现的,需要经由艰难的观念改变、文化认同和精神、心理上的转化。因此,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与评价,均要以“人的现代化”为重心。第二,在总体思路之下提出“顶层设计、项目引领、分段实施、梯度推进”的工作思路。“顶层设计”是以2030这个远期时点来确立国家及省市教育现代化的目标、战略及推进路径,近接2020、远衔2050,与社会各领域的现代化形成呼应和“共振”;“项目引领”是指针对重点、难点及关键问题设计具有引领功能的大项目、大工程,凝聚资源、形成合力,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;“分段实施”是将教育现代化进程大致分为“侧重于物的现代化”“人与物并重的现代化”和“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”三个时间段,分步达成;“梯度推进”是指根据东、中、西梯度之间的文化、经济、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,分阶段推进,如当下的东部可直接进入“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”阶段,而中西部则应由“侧重于物的现代化”尽快进入“人与物并重的现代化”阶段。第三,优化指标、优选路径、关注转化,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形成“政策—理论—实践”之间的良性循环。在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及其实施上需要凝炼出关键指标、分层分类分域施评、加大指标弹性、侧重现代化内涵发展、破解柔性指标的技术难题,加强评价过程的协商性和结果使用的建设性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上可尝试总体布局下的“示范区引领”、多方参与的“体制机制创新”(如学区化、集团化、多校区办学)、旨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“整体综合路径”等有效路径与策略。在评价与推进的转化方面,可启动若干重大工程,如教育现代化评价体系及监测系统建设、教育技术现代化开发与普及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等,支撑和助力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推进。第四,教育现代化存在巨大的研究空间,具有持续深入和扩展的多样可能性。地方政府应以学校综合质量提升为抓手,推进区域、校际教育均衡发展,为改善学校内部公平营造平等的外部环境。学校在立足丰富课程与活动资源的同时,促进学生管理、课堂教学、课外活动的班级公平机制建设,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且适切的发展机会。(信息来源:《职业技术教育》2017年第34期)